邢台沙河九龙庙沟与彭硇村游记
2025年2月4日,我与好友一行三人,踏上了邢台沙河市的探秘之旅,目的地是藏于太行山深处的九龙庙沟与彭硇村。这两个地方,一为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地,一为静谧隐世的传统古村落,共同勾勒出沙河独特的山水人文画卷。
第一站:九龙庙沟——幽谷秘境中的龙文化从邢台市区驱车西南行约50公里,穿过羊范、十里亭、将军墓、安河等镇,沿山路蜿蜒而上,便抵达九龙庙沟。这里因九条山梁形似巨龙盘踞而得名,更因九龙庙的传说与皇家祭祀历史而充满神秘色彩。 自然奇观与传说踏入景区,青石牌坊上的“护国灵侯”匾额赫然在目,这是明成化年间皇帝敕封的遗迹,昭示着九龙庙的地位。沿三百级石阶下行,两侧古柏苍翠,崖壁赤褐如血,赫山双峰对峙形成的“一线天”令人震撼,抬头只见天光如练,联想到雨季,飞瀑会从崖顶倾泻而下,落入九龙潭中,潭水清澈见底,传说九龙大王化身为蛇潜游于此。 沟底的后龙潭更是秘境中的秘境。四面绝壁环抱,雨季崖壁上泉水滴落如珠玉坠潭,叮咚声似仙乐,阳光从崖顶缝隙洒下,光影斑驳间恍若置身仙境。潭边的百步三通桥是元代始建的人工暗桥,雨季的洞中,会流水潺潺,凉风习习,仿佛穿越时空。人文历史的厚重九龙庙内供奉的“九爷”杨九思,其传说尤为动人。相传元代举人杨九思因路遇受虐老妇,愤而化龙惩恶,被后世尊为护国灵侯,庙内壁画生动描绘了这一故事。明清两代,这里是皇家祈雨圣地,乾隆皇帝曾亲赐匾额并拨银修缮,庙中至今保存着御赐石匾与历代碑刻。 第二站:彭硇村——山顶古村的岁月静好从九龙庙沟北行数百米,便是藏于山巅的彭硇村。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村落,2016年入选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”,村中石屋错落,巷道曲折,与世无争的氛围令人心静。 古村风貌与民俗村南的赫山裂谷与九龙沟相连,村北可远眺秦王湖的碧波。村内建筑依山而建,红石砌墙、青瓦覆顶,鸡冠山形如其名,赤褐山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若逢正月十四,村民会举行盛大的“请九爷”仪式,抬神驾、擂鼓迎祭,热闹非凡。 田园与历史的交织漫步村中,梯田层叠如画,山道蜿蜒如蚯蚓。偶遇村中老人,闲谈间得知彭硇村曾是明清官员祈雨途中的歇脚点,村口的“接官碑”记录了两村因接送官员而争执的往事,如今碑文斑驳,却成了历史的见证。 行程小贴士1. 交通:自驾可导航至“安河村”或“彭硇村”,部分山路陡峭需谨慎驾驶。 2. 门票:九龙庙沟目前免费开放,是少有的无门票省级景区。 3. 文化体验:若时间合适,可参与农历六月十三的九龙庙会,感受传统祭祀与民俗表演。 4. 注意事项:部分路段需徒步,建议穿运动鞋;尊重当地习俗,勿随意触碰碑刻文物。 后记:山水间的文化传承九龙庙沟的灵秀与彭硇村的淳朴,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。在这里,自然与人文的对话跨越千年,传说与现实的交织令人流连。或许,正是这些深藏山野的秘境,让我们在喧嚣之外,找到了心灵的归处。 (游记中历史与传说内容综合自沙河地方志、碑刻记载及民间口述,部分路线参考驴友实探。)